親愛的同學們: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你們在校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預防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現邀請大家根據自己身邊的真實情況和內心的真實想法完成這份“悄悄話”,請放心填寫!
同學間如有誤會和矛盾,需要及時溝通解決。如有惡意欺凌現象,家庭、學校和全社會齊抓共管!
你了解什么是校園欺凌嗎?
校園欺凌的界定
校園欺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攻擊行為,是發生在學校情境之中、一個或多個學生對另一個或多個學生故意施加的傷害行為,且對被傷害方的身體、心理、財產等方面造成了損害。在故意傷害性之外,另有兩項特點使欺凌有別于一般的攻擊行為,即力量不均衡性和重復發生性。前者指欺凌者通常在身體力量、人數、或人際關系等方面上處于優勢地位,受欺凌者在受到欺凌時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換言之,欺凌是指力量相對較強的一方對力量相對弱小的一方進行的攻擊,通常表現為以大欺小、以眾欺寡、以強凌弱。后者指受欺凌者在一段時間內重復性地遭受來自另外一個或多個他人的攻擊。
二、欺凌的類型
對欺凌的類型有很多分類標準,如按照實施方式的不同分為直接欺凌(身體欺凌、言語欺凌)和間接欺凌(關系欺凌);按照起因將欺凌分為主動性欺凌和反應性欺凌。此外,隨著當代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網絡欺凌也成為一種新興的欺凌類型。
(1)身體欺凌、言語欺凌和關系欺凌
身體欺凌是指欺凌者一方利用身體動作對受欺凌者實施的欺凌,包括打、踢、推、撞以及搶奪、破壞物品等。
言語欺凌是欺凌者一方通過口頭言語形式直接對受欺凌者實施的欺凌,包括罵人、羞辱、叫取外號、嘲諷等。
關系欺凌是欺凌者一方借助第三方而對受欺凌者實施的欺凌,主要包括背后說人壞話、散布謠言、社會排斥等。
(2)主動性欺凌和反應性欺凌
這是按照欺凌者的意圖進行的劃分。
主動性欺凌是指個體在未受激惹的情況下對他人主動發起的欺凌,大多欺凌屬于這種情況。與之對應,反應性欺凌指欺凌者事先受到了被欺凌者激惹或挑釁。
(3)新興的欺凌類型——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是指在網絡環境下具有相對優勢的個體或群體借助于現代網絡交往方式或媒介(如短信、電話、郵件、照片/視頻、聊天室和網站)有意實施的指向特定對象的可能產生持續性傷害的一系列侵犯行為的總稱。主要包括網絡詆毀和騷擾等。